NEWS

新闻资讯


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> 新闻资讯> 产品百科

知春节习俗,晓传统文化,东方果园整理的春节最全攻略来啦!
发布时间:2023-1-12 9:10:55      点击次数:453
图片

         春节习俗知多少

  



New    Year    custom





    

     马上就要过年了,从小年开始到正月十五有哪些习俗讲究吗?看到这些感觉年味越来越浓了,年味和浓浓的亲情,一起看看吧。


     民间有一首流传很广的《过年歌》:二十三祭灶官,二十四扫房子,二十五磨豆腐,二十六去割肉,二十七杀猪鸡,二十八蒸枣花,二十九去打酒,年三十包饺子,大年初一蹶着屁股乱作揖。



腊月二十三:送灶王吃灶糖



23.jpg.png

     “二十三,糖瓜粘”。按照习俗,在腊月二十三这天一定要吃糖瓜、关东糖,这是因为传说在腊月二十三,每家的灶王爷都要回天庭向玉帝禀报这一年家里的情况,而又甜又黏的糖瓜能“粘住“灶王爷的嘴,让他“上天言好事,下界降吉祥”于是,人们会把糖瓜或关东糖摆放在灶台上祭灶王爷。由于祭灶的形式隆重又有趣,所以这一天也称为“小年”。


腊月二十四:除尘扫房子


图片
24.jpg.png

     民谚称“腊月二十四,掸尘扫房子”。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,北方称“扫房”,南方叫“掸尘”。在春节前扫尘,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。年节扫尘,寓意“除旧布新”、“辞旧迎新”、“破旧立新”。把一切“穷运”、“晦气”统统扫出门去,包含着对新年的美好愿望。

腊月二十五:推磨做豆腐



25.jpg.png

    民谚称“腊月二十五,推磨做豆腐”,所以腊月二十五有做豆腐的习俗。有趣的是,一些地方还有在除夕以前吃豆腐渣的风俗。说起来,这豆腐的“腐”与幸福的“福”谐音,因此豆腐代表着祈福。此外,腊月二十五还有糊窗户、接玉皇、赶乱岁、照田蚕的习俗。

腊月二十六:买年肉、炖大肉



26.jpg.png

     俗语说:“二十六,买年肉”。到了腊月二十六,家里有猪的,就要开始杀猪,没有猪的人家,就要到集市上去买肉。“年肉”讲究要吃红烧肉,肉本身就代表着富裕的意思,红烧肉则更能表示来年的日子红红火火富裕的意思。

图片

腊月二十七:宰公鸡 赶大集



27.jpg.png

     在中国传统的春节习俗里,腊月二十七可能是春节前最忙碌的一天,因为在这一天家家户户要宰杀鸡,“鸡”同“吉”,有吉利、吉祥如意的意思。还要赶集、采购年节物品,如:鞭炮、春联、香炉、赠送小孩子的礼品等。

腊月二十八:打糕蒸馍贴花花



28.jpg.png

     民谣有“腊月二十八,把面发”,“腊月二十八,打糕蒸馍贴花花”的说法,是说腊月二十八这天无论是发面还是做馍,总之各家各户是要开始准备主食过年的前奏。还要“贴花花”,也就是张贴年画、春联、窗花和各种神仙。

腊月二十九:上坟请祖上大供



29.jpg.png

    在整个年节中,二十九这天可以说是最忙碌的一天,除了筹备年节中的各种衣食祭品,还有一项极其重要的活动“上坟请祖”。所以年谣称“腊月二十九,上坟请祖上大供”。

大年三十:除夕守岁



30.jpg.png

贴春联

    春联,又叫“春贴”、“门对”、“对联”,是过春节的重要标志。当人们在自己的家门口贴上春联和福的时候,意味着春节正式拉开序幕。每逢春节,无论城市还是农村,除了春联,家家户户还要贴窗花、年画、福字,增添喜庆的节日气氛。

年夜饭

    年夜饭又称年晚饭、团年饭、团圆饭等,特指年尾除夕的阖家聚餐。团年饭是除夕的重头戏,不但丰富多彩,而且很讲究意头。席上一般有鸡(寓意有计)、鱼(寓意年年有余)等以求吉利。中国人的年夜饭是家人的团圆聚餐,这顿饭是年尾最丰盛、最重要的一顿晚餐。

守岁

     守岁,又称照虚耗、点岁火、熬年等。守岁的习俗主要表现为除夕夜灯火通宵不灭,守岁谓之“燃灯照岁”即大年夜遍燃灯烛,据说如此照过之后,就会使家中财富充实。守岁亦指在除夕夜一家人团聚,熬夜迎接新年的到来。

放鞭炮

     放鞭炮,是传统年俗之一,据说鞭炮起源于爆竹,这个习俗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。如今,无论是过年过节,还是结婚嫁娶,进学升迁,只要是为了表示喜庆,人们都会放鞭炮来庆祝。

压岁钱

     年夜饭后,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,压岁钱寓意“压岁祈福”,其寄予了长辈们对少儿们成长的美好祝福。

包饺子

     饺子在我国许多传统节日里都吃,除夕这一天包饺子,与平时有着不一样的意义。谁吃到包有硬币的饺子,就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会交好运,有吉祥之意。


大年初一:拜年贺岁



1.png

     传统年俗中,初一拜年一定是长辈或者左邻右里,一般不出远门去拜年。除夕守岁后,初一早上人们开门互相道贺“新年好!平安吉祥...”。晚辈给长辈拜年,长辈给压岁钱,压住邪祟。

    大年初一的习俗是放开门炮仗、拜年、占岁、聚财等。而大年初一这天不能动用扫帚,否则会扫走运气、破财。

正月初二:回娘家



2.jpg.png

     大年初二,出嫁的女儿会带着丈夫及儿女回娘家拜年。这一天,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,分给娘家的小孩,并且在娘家吃午饭。

正月初三:安睡迟起



3.jpg.png

     传统习俗中,正月初三被认为是老鼠嫁女儿的日子,所以到了晚上要早早休息,不能打扰到老鼠嫁女儿。老鼠大有“谁不让我过好这一天,我让谁难受一整年”的味道,如果惊扰了老鼠嫁女儿,老鼠就要祸害这一家。为了地里的收成,早早的睡觉吧!

正月初四:迎灶王爷



3.jpg.png

     相传大年初四灶王爷要点查户口,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守在家里,因此也不宜远出,准备丰富的果品,焚香点烛并放鞭炮,以示恭迎。

正月初五:迎财神



5.jpg.png

     正月初五,按民间习俗是五路财神的生日,因此要迎接财神进家,保佑自家新的一年财源滚滚、年年有余,同时自然也是送走“穷”的日子,故有“送穷出门”一说。同时,这一天又俗称“破五”,意思是之前几天的诸多禁忌至此就结束了。

正月初六:送穷



6.jpg.png

     正月初六“送穷”,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,其意是祭送穷鬼、穷神。送穷神这一天,要在家里面进行大扫除,扫出来的垃圾,还有没用的破衣服等等要全部扔掉。此外,还要喝一种素菜汤,这种汤是用菠菜、青菜等七种蔬菜做成的。

正月初七:“人的生日”



7.jpg.png

    在中国传统习俗中,大年初七为“人日”,人过生日,要以七种蔬菜,煮成七宝羹,也就是将七种蔬菜,煮成杂菜汤,在农业社会,大家都祈望吃了七宝羹,来年大丰收。

正月初八:放生祈福



8.jpg.png

    正月初八是“顺星节"。每年正月初八为诸星君聚会之期,人们要在这天祭祀星君(即顺星“),以保在新的一年里平安、顺当。很多人会在这天购买的一些鱼,乌放归野外,表达好生之德,同时也可以让星宿们看到自己的善行。

正月初九:要祭天



9.jpg.png

    大年初九,很多家庭会全家总动员沐浴和祈福。这是因为相传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(俗称“天公")的生日,因此要格外重视,还要为他举行隆重的仪式,以求天公赐福。

正月初十:祭石头生辰



10.jpg.png

     顺应习俗,人们不能在正月初十动石器,不能搬石头。因为正月初十是“石头节”,也就是石头神的生日。在古时,这天人们会祭祀碾神、磨神、碓臼神、泰山石敢当神等。

正月十一:子婿日



11.jpg.png

     大年初二那天,已婚女人和丈夫、子女一块儿带上礼物回娘家省亲,而作为女儿回门时的答礼,岳父岳母会在正月十一这天邀请自己的女儿女婿来家中团聚。老丈人不仅派娘家的哥哥或弟弟提前出门来迎接,还会用祭祀过神灵的美食来招待闺女和姑爷,以表示娘家人对姑爷的敬意和重视。因此,这天称为“子婿日

正月十二:搭建灯棚



12.jpg.png

     正月十二,搭建灯棚。元宵节将近,开始做元宵赏灯的准备工作。

正月十三:点灶灯



13.jpg.png

     在过去,正月十三这天,人们要在厨灶下点灯,称为“点灶灯”。其实是因为正月十五闹花灯的日子临近了,各家都试点制好的灯,才被说为“灯头“之日。

正月十四:试花灯



14.jpg.png

     正月十四,拜临水娘娘,保佑妇女孩子健康。试花灯。

正月十五:元宵节



15.jpg.png

     正月十五元宵节,又是举国欢庆的一天。除了吃元宵、闹花灯、舞龙灯、猜灯谜,还有踩高跷、舞狮子、划旱船等好戏轮番上演。过了正月十五,也意味着年到此结束。



怎么样,我们的春节传统文化是不是博大精深?!

现在已经进入过年到计时啦!

知道了这些过年习俗,

是不是觉得年味儿十足呢?

2023年兔年即将到来

东方果园提前恭祝大家

新春快乐、阖家幸福、万事如意!



图片

免责声明:本号发布的稿件、图片等内容均来源合法公开途径,仅用于交流沟通,不作商业用途。本公众号只做内容搜集与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;如对报告内容存疑,请与相关机构联系。因稿件过多,发表前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,如涉及作品版权或来源标注问题,请联系我们予以处理。



您感兴趣的新闻
上一条:低卡解馋又营养,冬日宅家追剧必备,这款零食千万别错过!
下一条:过年孩子零食怎么挑?遵循这3个原则,选东方果园果蔬脆吃出健康!

返回列表